“文化先导,公关先行。”近年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为挖掘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服务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并主办了多项国际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雕塑和绘画艺术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符号,同时也是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一种形式,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与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先后组织了著名雕塑和绘画艺术家李小超先生的一系列重要文化活动,如:2013年8月8日至8月18日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李小超《远去的村庄》系列雕塑与绘画作品展;2014年7月19日法国蒙达尔纪市政府收藏李小超大型户外青铜雕塑作品《教书先生》;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官方活动李小超《从长安到尼斯——蔚蓝海岸的乡村》绘画雕塑国际展在法国巴黎、尼斯和中国北京的巡回展出等,这些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法国时间2017年7月22日下午5点30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一带一路”系列文化传播活动之李小超乡村记忆《从长安到巴比松》雕塑与绘画系列作品展在法国巴比松政府文化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展览是由法国巴比松市政府和米勒博物馆主办,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陕西省文化厅和法国乡村艺术协会共同协办。
巴比松是一个闻名于世界的艺术聚集地,诞生了巴比松画派,代表画家有中国人民熟知的世界名画《拾穗者》的作者米勒,以及卢梭、柯罗等著名画家。
开幕式由法国巴比松市长杜斯·菲利普先生主持,米勒博物馆馆长巴法特·亚穆女士做学术主持讲解。李小超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行走于欧洲各国之间,用自己独特的人文关怀式的艺术视角,通过中西方乡村的对比来寻求“乡土”这一国际语境下的命题深度阐述,在异国他乡讲述中国故事,乡村永远是作者艺术表现的主题,陕西关中这块土地永远是李小超创作的源泉。
这次展览作者携带近百幅纸本绘画作品,还有十件青铜雕塑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不同艺术风格的以乡村记忆为主题的作品,也是国外展出作品最多的一次。据悉,本次展览户外大型青铜雕塑作品《回家》已决定被法国巴比松市政府收藏,安置在市政府广场。展出期间还将举行三场关于中西方乡村文化对比的专题讲座,通过这样的展览及讲座旨在把中国优秀的乡村文明,以及乡村文明中的本真文化基因传播出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乡村也在都市化的步伐中逐渐产生变化,乡村的景观和人物都在现代文明的浪潮中逐渐变为历史,今日的乡村正在成为明日的“记忆”。李小超敏锐地注视到这种变化,并且急切的用自己的艺术去追寻乡村的踪影,以类似于“乡村调查”的方式记录那些行将消逝的生态,在作品中努力“挽留”乡村的故事。正是这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着一种浓郁的诗性,带有悠远的时间印记,成为永恒的存在。
李小超资料链接:
李小超,雕塑家,画家。1968年出生于咸阳市礼泉县,1992年至1995年创作《乡村记事》系列黑白艺术作品。2000年完成大型陶塑作品《白鹿原》系列作品。雕塑作品先后在德国、法国、美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及北京、南京、青岛、深圳、西安等地举办个人雕塑作品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其中中国美术馆收藏10组雕塑作品,为该馆历年来收藏个人作品数量之冠。其30余组大型青铜雕塑群分别矗立于古城西安。2008年至2009年度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李小超《一个村庄的记忆》及《百姓》系列雕塑作品个展。2010年9月在台湾国父纪念馆举办李小超《乡亲父老》系列雕塑作品展。2011年完成大型油画黑白系列作品《村庄》。2011年6月18日台湾艺术大学收藏户外青铜雕塑作品《向阳》。2012年3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乡亲》系列雕塑作品展。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法国尼斯凤凰公园举办大型户外《村庄记忆》系列青铜雕塑作品展。2012年11月14日法国尼斯市政府收藏大型青铜雕塑作品《风水先生》。2013年4月至11月在法国布雷斯特举办《乡土中国》户外青铜雕塑大展,2013年8月8日至8月18日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李小超《远去的村庄》系列雕塑与绘画作品展。2013年10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收藏大型青铜雕塑作品《茶》。2014年7月19日法国蒙达尔纪市政府收藏大型户外青铜雕塑作品《教书先生》。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官方活动李小超《从长安到尼斯——蔚蓝海岸的乡村》绘画雕塑国际展在法国巴黎、尼斯,中国北京巡回展出。2015年6月2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纪录片《村庄里的上林苑》、2016年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文化专家。出版《李小超的村庄》《百姓》《一个村庄的记忆》《乡亲父老》《远去的村庄》作品集。
法国巴比松展览现场(一)
李小超乡村记忆系列绘画作品《集市》
李小超乡村记忆系列绘画作品《深秋》
李小超乡村记忆系列绘画作品《腊月》
李小超乡村记忆系列绘画作品《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