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主旨演讲

张军扩:中国减贫的成就、做法和启示

更新时间:2020-12-30 14:06:38

中国减贫的成就、做法和启示

——在“2020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上的主旨演讲

张军扩

(2020年12月5日,北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时至今日,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国家,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难题和挑战。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以“脱贫攻坚中国经验的全球分享”为主题召开2020年公共关系发展大会,总结中国减贫经验,推动互学互鉴,促进国际合作,可谓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1978年,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高达90%以上。改革开放40年多来,在中国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的大力帮助下,中国8亿多人口实现脱贫,占了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和减贫成效最为突出的国家。截止目前,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不仅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确定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曾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也为今天这场会议赋予了更深刻的时代意义。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十分庞大的发展中大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以来,中国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脱贫攻坚思想、组织和政策体系。我感到,其中比较重要的举措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定兑现共同富裕的政治承诺。中国对减贫问题的高度重视源于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执着追求。适应改革开放需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1978年12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首次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通过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在实施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想方设法让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先富起来的同时,中国政府设立了“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纳入议事日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坚定秉持“先富带动后富”的战略布局,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习近平主席精心组织、强力推动实施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脱贫攻坚战,举全国、全社会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有人曾经对习近平主席2012年以来的重要讲话、主持会议和工作考察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与贫困相关的内容占比超过1/4,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坚定推动脱贫攻坚的政治意愿。

二是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中国的大规模减贫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快速增长和中国发展进程的包容性特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不但创造了速度上的奇迹,同时其发展进程也具有显著的包容性特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使亿万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不仅增加了农村的资本积累,也释放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又使得数亿贫困人口得以就近参与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了其收入水平和就业能力。中国每年有2-3亿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成为其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如何保障这些人口能够顺利出行,找到工作,获得收入,过好生活等等,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如今,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政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减贫,为农民增加收入和缓解贫困提供新的动力。同时,中国政府还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减贫政策,因地制宜开展帮扶。中国的扶贫政策既包括长期的战略指导,也包括年度减贫目标;有针对专项扶贫举措出台的指导意见,也有针对妇女、儿童、残疾人这些特定的人群制定的帮扶规划。面对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贫困特征,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地分析贫困人口面临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撬动资源投入,不断强化工作目标、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面貌,促进贫困人口发展。

三是将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有效相结合,构建全政府、全社会的“大扶贫”格局,努力攻克消除深度贫困的“最后一公里”。减贫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既要发挥政府、社会的力量,更要发挥市场和企业的力量。对于深度贫困问题,由于“贫困陷阱”现象的存在,单靠市场力量肯定是不足以按期实现脱贫目标的,因此,必须要有行政的、社会的力量从外部施加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在这方面,中国可以说充分利用了其制度优势,从多方面多层次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作用。从规划、政策、项目,到资金、人力、财力,从各级政府之间的横向区域结对帮扶,到各级机构国企的重点贫困县帮扶,从发展特色产业,到鼓励移民搬迁,从各级领导干部的包村保户,到普遍下派扶贫干部和驻村书记,等等,真可谓不一而足,不遗余力。但与此同时,在充分动用行政资源和力量的同时,中国的扶贫攻坚也特别注重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尽可能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实施,以提高各类扶贫资源特别是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益,保障各类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

四是中国减贫实践始终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强调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贫困人口彻底稳定脱贫。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强调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保证发展具有持续内生动力。中国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和医疗等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贫困人口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稳定收入的技能,帮助他们摆脱“能力贫困”。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中国通过在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大力开展儿童营养餐计划、学前教育提升计划等,努力降低贫困对儿童发育的影响,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中国各级政府积极改进帮扶手段,不断创造适合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解决“机会贫困”的问题。

中国的实践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一些有益借鉴。推动全球减贫治理,我认为重点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应当坚定秉承并坚决兑现消除贫困的政治承诺,将减贫纳入国家长期发展议程;其次,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战略和减贫政策,适时动员全社会、全政府的力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最后,增强政策执行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将政策转化为行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减贫经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争取为增进全球福祉、促进全球共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贫困,中国,人口,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