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灾减灾:中国经验与国际合作”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国家减灾委秘书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
郑国光
(中国北京,2021年5月9日)
尊敬的郭卫民会长、靳诺书记、帕梅拉•休梅克女士,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很高兴在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到来之际,参加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防灾减灾:中国经验与国际合作”国际论坛,交流中国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做法,学习互鉴国际防灾减灾的先进经验,非常有意义。首先,我代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及各协办单位关心支持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事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国家减灾委员会成立于1989年4月,前身是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目的是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号召,组织开展减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提升国家防灾减灾能力。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统筹指导、综合协调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研究制定实施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政策、规划、制度;协调推动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促进防灾减灾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统筹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开展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做好群众生活保障;统筹协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开展重大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协调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于201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的我国应急管理领域唯一的全国性、学术性、公益性国家级社团组织,由国内外从事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教学培训、咨询服务的专家学者、实践人员及相关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自愿组成,现有单位会员240余家,个人会员1856名。学会旨在发展与应用现代应急管理观念、方法、技术,为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智库作用;编辑出版应急管理领域学术专著、专业教材、科普读物,定期出版应急管理年度报告、社会风险评估报告等;开展应急管理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应急管理专业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培养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全社会预防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推动应急管理领域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应急管理领域国际交流水平等。
下面,我按照会议安排,与大家交流三方面内容。
一、中国自然灾害情况及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抗灾救灾史。中国古代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往往造成赤地千里、百业凋敝,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朝代更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公认。尽管多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但并没有迟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入防灾减灾救灾斗争中,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大难巨灾,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的奇迹,抗灾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2012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他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有更强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他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推动建设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2018年3月,成立应急管理部,统筹全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了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报预警、防范救援、灾害评估、救灾救助一体化运作的新格局。
在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中国防灾减灾救灾取得了积极成果。据统计,1990-2020年期间,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平均值为6187人(含2008年汶川地震),其中,2012-2020年为1254人,特别是2020年面对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和1998年以来最严重洪涝灾害双重冲击,中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为591人,与近5年均值相比下降了52.6%,倒塌房屋数量也下降了47%。因灾死亡失踪人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和制度优势。
二、中国防灾减灾救灾积累的主要经验
作为有超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能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适应并妥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最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一直是战胜各类严重自然灾害的最根本保证。同时,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势,在抗击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涝、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风险事件中不断发挥作用并持续强化。特别是在2020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超1998年严重汛情的双重冲击,我们实现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提前研判、精准预警、果断处置,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优异成绩,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强化防灾减灾救灾的理念和价值引领。习近平主席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次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中,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汛情旱情接连不断,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地震风险不可忽视,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第一位目标。一是加强灾害风险监测研判和预警预报,强化风险隐患识别、应急处置和人员避险转移。二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醒,提高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三是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完善灾害救助政策和机制,调整优化补助标准和救灾物资保障。四是科学评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形成中央统筹指导、地方分级负责、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新机制。
(三)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形成了顺畅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法制。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努力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此,我们着力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法制。一是抓紧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强化风险源头管理,组织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编制灾害频发易发地区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二是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灾情会商研判,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三是健全完善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专业应急力量为协同、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四是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轻型智能工程机械等的推广使用。
(四)完善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不断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社会共治,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基层基础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为此,我们完善社会治理,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灾害风险。一是强化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动员、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努力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物资需求,确保物资有序调度、快速运输、高效配送、精确溯源。三是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修订完善基层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促进公众熟悉预警信号、疏散路径并及时转移避险。四是充分发挥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健全金融、保险等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机制。五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积极构建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防灾减灾工作格局。
(五)加强国际交流互鉴,构建防灾减灾救灾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强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此,我们认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国际合作。一是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减灾合作机制,落实《联合国减轻灾害风险仙台框架(2015-2030年)》,实施国际减灾“四大优先领域行动”,加强与国际和区域机构在防灾减灾务实合作,共享减灾经验和成果。二是推进双多边防灾减灾国际交流合作,与上合组织、金砖四国、东盟等30余个国际和区域组织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建立“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三是积极参与全球减灾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发挥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救援队在国际应急救援中作用,加强人、财、物、技等方面的合作,开展救灾物资援助,推动构建自然灾害防治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的思考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各类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影响的深远性持续加剧。因此,加强全球范围内的防灾减灾交流互鉴、推动防灾减灾协同合作向纵深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我提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全球防灾减灾机制化建设。当前,防灾减灾国际合作虽点多面广,但合作深度、广度、引导性仍显不足,防灾减灾合作机制的持续性和协同效应不够明显。为此,我建议:一是巩固和深化以联合国为主导的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持续落实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5年至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和区域性组织的合作机制和渠道,推进对多灾易灾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技术、项目、人才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促进提升减灾能力。
(二)进一步深化区域多边机制合作,培育防灾减灾合作新增长点。一是推动和深化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中日韩、亚太经合组织等机制下的灾害管理合作,巩固拓展周边特别是毗邻国家灾害风险信息共享和共同应对机制。积极推动建立中国—东盟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机制,不断深化和拓展亚洲区域合作。二是携手共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然灾害频发高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有针对性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助力沿线国家更有效减轻灾害风险。
(三)进一步鼓励和倡导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在传统以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应是全球防灾减灾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一是积极调动企业、金融保险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强化在救援救灾装备设备、物资储备、灾害保险、信贷支持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和借鉴,共同参与全球灾害风险防范和治理。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加强国际防灾减灾经验和案例的收集和分析,推进防灾减灾国际人才培养和交流,在国际和地区合作机制中积极发声,总结介绍中国防灾减灾经验,为防灾减灾提供智力支撑。
国家减灾委员会将继续发挥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在减灾领域的务实交流与合作。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也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合作,带领学会会员立足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总结中国防灾减灾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领域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为完善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提升全社会风险防范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与决策咨询服务。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然灾害风险的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灾害风险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进一步推进防灾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