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三村工程”减贫实践经验分享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品牌总监盛瑞生
2020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
多年来,中国平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立足自身特色,运用金融科技和医疗生态力量持续助力减贫发展。很荣幸本次能有机会分享我们在减贫实践工作中的一些思路和体会。
中国平安自1988年成立以来就非常关注社会贫困问题,在1993年援建了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2018年,我们创新扶贫理念、机制和方式,聚焦重点贫困地区的产业、健康、教育三大领域,启动了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的“三村工程”。三年来,我们已在全国21个省、市、地区累计发放扶贫资金300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万人,惠及73万贫困人口;并援建、升级1228个乡村卫生所、1054所乡村学校,培训村医11843名、乡村教师14110名,体检义诊覆盖11万余人,受益学生达30万人。其中,在怒江州政府指导下,我们对怒江泸水佳农产品加工、三河源林农开发、“农家乐”等项目累计支持免息免担保贷款3150余万元,贴息180余万元,直接带动36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超2000元,并向贫困户赠送超5.52亿元保额防贫保险。同时,将怒江14所小学纳入“平安智慧小学”,捐助教材3000余份,实验教材包800余份。
数字的背后是平安帮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这里我想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为大家讲述。
与大多数贫穷的地区一样,大凉山因地处偏僻,是中国风景最优美,但也是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乏力造成穷根难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凉山有个因进出靠翻山而闻名的村子叫“悬崖村”,全村84户贫困居民虽享受了政府异地搬迁福利政策,从久居的山崖上搬到了城镇中,但生计的来源还是崖顶的200亩土地,每户一年土豆和玉米种植收入仅有4000元,却要养五六口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这样的情况下,平安第一步是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在实地考察时,发现凉山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油橄榄,经济价值很高。平安三村工程依托当地油橄榄龙头企业建立起一套脱贫长效机制,村民只要种植5棵树就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务工、销售分红收入超过3000元稳定脱贫,所以当地百姓流传一句话叫做“5棵树,就致富”。我们现已为当地超过8000亩橄榄园提供累计4100万元的“扶贫保”免息免担保产业贷款,带动超过250户贫困户年均稳定增收超4000元。
第二步是为产业赋能。平安探索形成产前扶智培训、产中产业造血、产后产销赋能的全扶贫周期“三环”扶贫机制。
产前我们在国务院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组织凉山当地的100多位“致富带头人”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目前已累计为全国18个省78个县培育了3400名致富带头人。
产中我们基于保险主业,创新研发扶贫“扶贫保、溯源保、防贫保”三种保险产品有针对性提升油橄榄产业的竞争力。扶贫保通过与当地政府、银行形成风险共担,为企业、农民合作社提供无偿贴息,支持产业生存;溯源保通过区块链技术让油橄榄产品生产全流程可追溯,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强市场信任打造品牌;防贫保通过对凉山低收入脱贫、易返贫人群提供兜底保障,了却群众因病、因灾、因学、因生产等易致贫风险,目前已累计为约84万人提供903亿元防贫保障。
产后我们通过平安超过5亿客户的互联网电商平台运营优势,协助扶贫企业销售,形成产销闭环。公司高管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开展“平安云农场”认领橄榄树、“直播带货”等系列消费扶贫活动,现已完成采购、协销扶贫农产品逾4.8亿元,其中对凉山地区产品的直接采购额超3000万元。
第三步是复制成熟经验。通过“三村三环三保”的扶贫模式,形成产业“造血式”自主发展,极大增强项目的可复制性,比如我们还用这种模式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帮扶燕麦项目,在湖南帮扶茶油项目等,打造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为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怀揣全球命运共同体这一庄严使命,平安也将帮扶经验向国际复制推广。比如,在经济日报社、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明办的指导下开展“妈妈针线活”项目,通过将旧衣回收消毒、二次艺术设计、贫困妇女加工成品、市场销售等环节,将凉山非遗文化与手工艺成品结合,解决凉山妇女就业和脱贫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每期的可带动贫困妇女人均增收超2500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把这个模式复制到了柬埔寨,与当地丝绸学院等机构合作,共同寻找当地女性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中国和柬埔寨设计师和高校学生设计团队均作为志愿者加入支持项目实施,输出中国减贫模式,贡献中国智慧,为“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事业做出贡献。
在乡村振兴阶段,平安将继续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积极探索,以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建设为工作重点,以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加速推动城乡高效协调、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富裕富足,赋能产业重构、乡村重建、农民重塑。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我们期待未来与各方力量深入合作,共同为国际减贫事业、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