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关视野

吴赟: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的现实思考与理论探索

更新时间:2021-09-09 09:58:01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26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与同济大学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讨会。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吴赟参加会议并发言。以下为发言的主要观点摘要:

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性

“国家对外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在国际上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这一过程并非静态且固化的术语翻译或概念推广,而是随世情和时局发展而不断演进的思想交锋和交际实践的探索集成。

当前,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凸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话语的供给存在严重的失衡状况。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但却缺乏适合出口的观念,缺乏能够建立国际互信的公共产品,导致无法占据国际的主流话语权;二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缺乏了解,对当代中国社会的认识也存在着非常偏狭的视角,这是导致误解和沟通不畅的根本原因。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焦虑,甚至是警惕。

展开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研究,是贯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迫切需要突破的难题,也是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创新载体和落实基础,对于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海外传播能力和全球治理能力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成果及其学术观点的得失探讨

(一)在研究对象上,集中于研究政府主导的对外传播研究,缺乏全面、系统的多元叙事体系的挖掘、梳理和研究

1.当前国际传播的研究多聚焦由政府或体制内的机构主导行为,对智库专家以及民间组织或个体的研究较少。

2.重视讨论对外传播,缺乏对国际舆论语境的把握。

国内研究大多站在中国立场聚焦国际传播的内容、机制和策略,对于中国的形象建构,多笼统指责西方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较少将中国话语置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去解读研判,对象国和地区意识形态和语言文化差异的了解尤显不足。

(二)在研究内容上,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及其内在逻辑的阐释持续性不足,未能在话语体系中系统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关键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世界舞台谱写了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史诗。然而,当前国际传播对红色基因传承问题的阐释持续性不够。《红星照耀中国》向国际社会生动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在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其后的重点转向了文化外宣,革命文化与革命故事的讲述趋于沉寂,导致西方对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缺乏基本认知。

(三)在研究视角上,割裂翻译和传播环节,缺乏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视角

国家对外话语体系需要融合多学科视角以构建综合的理论谱系和研究路径,现有研究将话语译介和传播环节割裂,未能形成跨学科的综合视角,成果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

(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文本特征描述和翻译传播对策的探讨,缺少对新媒体传播技术多模态方法的剖析和对外传播接受效果的实证考察,难以客观分析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对象国和地区真实的传播效果

现有研究大多将话语研究的对象局限于传统书面文本,且往往停留于笼统的概念阐述,较少对图像、影音、网页等其他媒介形态中的话语内容展开详细的技术分析,针对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多模态表达特征、翻译策略、传播路径和受众接受的研究有待深入。当下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大数据和云计算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态,传播路径由单一文本向多模态文本转变,国家对外话语译介与传播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元的技术环境。

(五)在研究的应用性上,宏观方向性对策和建议较多,具象化、实操性研究成果匮乏,尚未形成对外话语提升的体系化、战略性建议,缺乏行之有效的落实工具

梳理现有针对国家对外话语译介与传播的研究结论可发现,宏观对策论述较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观建议相对单薄。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国际舆论语境和传播技术环境中,依据不同领域的话语特点和不同地域的话语受众,展开分众化、精准化的译介与传播,并建立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的跨界协调机制和效果考察机制。这既需要从理论高度剖析不同翻译领域和传播路径,也需要从实践层面加强以语料库、数据库为代表的应用工具建设,更需要全方位探究新时代译介传播人才培养以及相关学科融合建设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下,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

中国的发展和经验超越了西方知识体系的认知和反映能力。因此,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需要新的传播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来回应这一新体验和新模式。

(二)开展跨学科研究

要充分调动不同领域的学科资源,思考当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国家对外话语译介和传播的全新方式,深化并拓宽翻译研究、国际关系、全球传播的理论内涵和学科疆域。

(三)建立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多声部立体化国际传播体系

在对外传播中,要研究如何发挥政府部门和央媒主声部的作用,建设专家学者、民间组织和国际友人多声部大合唱的传播机制。

(四)选择好的内容,实现与西方受众共情

从小切口讲大故事,以平凡铸就伟大。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不仅要讲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还要讲他当年在上海以及其他地方工作时的故事,同时,还要讲好普通共产党员的故事,讲好中国红色文化的故事,推动各国认同中国共产党。

(五)在研究模式上面,将认识论和方法论、实践论有机结合

要采用差异化的研究路径和视角,更有针对性展开不同传播过程的考察,要建立由语言、政治、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媒介、技术,多重元素构成的研究视角,同时分类考察不同对象国和区域差异性的话语生态和传播空间。

(六)学科建设方面,要做好多学科融合

高校要办好国际传播专业,涉及到传播学、翻译学、语言学、国际政治,以及其他学科,做好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传播,研究,中国,话语,国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