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布局的历史交汇期。两大格局交织发展的结果,必然带来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彼此认知的改变。这一变化在美国对华战略及其涉华舆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面对这一变化,中国应当及时调整国际传播思路,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
为此需要进行国家议题及话语体系的开掘与建设(包括民间话语的建设),利用中国经验这一丰富的语料库(包括抗疫经验语料库),从人类共性、共情的角度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为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
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无论国家的社会制度如何,经过怎样的发展阶段,从弱国转向强国,都会伴随不被认可到被认可的过程。这个过程思想的开掘,话语的提升,还有理论的建构都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突破西方既有的话语框架,在世界发展的新态势和多样性的发展格局中,求取最大的公约数,打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优势。从宏观上看,这个价值观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在于:
第一,具有现实针对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和挑战为宗旨的价值理念,它超越了种族、文化、国家和意识形态界限,着眼于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大局,符合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成员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原则。
第二,具有科学的方法论支撑。作为一种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科学的方法论支撑,因为它强调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突破了非此即彼,二元互斥的思维模式。它主张合作共赢、共同安全、共享发展,反对种族歧视观念下的傲慢与偏见,冷战视域当中的封锁和遏制,为思考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第三,具有成功实践的依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或者思维框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效,不仅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当中得到验证,而且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面对疫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形成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得到广泛认可。
三、中国话语及叙事体系的特征
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或理论基础)所决定,中国话语及叙事体系应当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与创新性的特征。
(一)开放性
中国共产党在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时候,秉持了开放性的特质,同时结合中国实践经验,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具有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又具有时代特征和开放性。
在当下,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开始担负起更多全球治理的责任,并且努力携手各国加快合作步伐,营造新的开放环境。面对中国自身发展的新态势以及国际舆论的新格局,中国话语的开放是必然趋势。我们应当及时调整对外传播中的观念和话语,警惕其中的封闭和偏狭倾向,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引导下,对话语资源进行构建。既要坚持原则,敢于发声,向世界表明我们的态度和立场,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讲究战略战术,以大国心态从容应对,以和平理性赢得尊重。
(二)包容性
世界是复杂多元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评价同样这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之所以作为世界和平发展的目标和愿景,被联合国和安理会决议采纳,就是因为这个倡议的包容性思维。
就实际工作而言,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媒体,都要注意克服自我封闭和自我复制,避免出现与大国气度和责任不相符的小我意识。比如在抗疫当中出现过的自大言论,在信息全球传播的当下,这种话语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对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努力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对外传播当中做到兼容并蓄,不仅是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国际传播理论建设的突破口和立足点。
(三)创新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对挑战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设同样如此。最近这些年中央政策在内政外交方面不断推动新的举措,立足于地区和全球战略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相继提出。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自我超越和自我突破,也超越长期以来占据国际社会主体地位的西方思想体系和发展模式。这种超越式的发展格局,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外传播主体进行创新探索,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本文为作者参加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与同济大学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讨会上发言的主要观点摘要)。